陈新胜,男,周口市西华县大王庄乡人大代表、陈庄村支部书记。自2013年3月任支部书记,至今已经9年。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北京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以下为陈新胜先进事迹。
第一点,日子要想过得好,生活环境得确保。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开始后,陈庄村下大功夫集中整治人居环境,使陈庄村旧貌换新颜。陈新胜带领村委一班人走遍了全村所有农户,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村里路上坑洼不平,晚上没有路灯,房前屋后脏乱差,要想跟城里人一样体面,村里的环境必须改变。为了改善村里的环境,他先后组织召开15次村民大会,协调二三十个行业部门,争取资金600多万元,硬化了村内大街小巷,修建了村室文化广场,栽植了主干道绿化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开展了农村户厕改革,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实施了电网升级改造,陈庄村改变了环境脏乱差的面貌,路宽了,灯亮了,树绿了,村民们也一扫原来灰头土脸的精神状态,一个个喜气洋洋、精神焕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也足了。
第二点,挣钱顾家两不误,发展产业不能少。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观念固化等原因,村民们长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延续着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效率低、经济收入少、增收致富难。陈新胜和村委一班人,认真分析陈庄村紧邻周口中心城区、紧挨安罗高速、紧依沙颍河畔的公路、高速、水运等交通区位优势,商定了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促进增收致富的思路。短短三五年,县农科所的专家带着花生种植技术和12000斤优质花生种进村了,全村280户群众集中连片种植了近千亩优质花生;一栋将近1000平方的扶贫车间矗立在村西头,生产日用毛巾的工厂入驻了,先后安置了10多名贫困人员就近务工,群众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依托高效农业扩大了草莓种植园,融入了农家乐观光休闲,新上了冷冻风干设备,拉长了草莓产业链条,不仅吸引了周口市区的居民采摘、观光、游玩,而且为5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紧接着,木制板加工厂、新型活动房厂、捕鼠器生产厂、卫生纸加工厂、隔热瓦加工厂、安全护膝生产厂等10多家小型加工企业,先后落户陈庄村,为全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保障。
第三点,一家过好不算好,大家都好才是好。总书记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陈新胜曾说过:“只要有一家日子过不好,就说明我这个支部书记没干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马天杰曾是陈庄村的贫困户,因家庭原因没有住房,常年住在村小旁边的破旧危房内,院内散养着鸡鸭鹅,又不注重卫生清扫,居住环境十分脏乱,附近群众多有怨言。为了帮他解决住房问题,陈新胜连着10来天,天天晚上吃过饭上他家,商量盖个新院子,他经济上不宽裕,亲自联系施工队,帮他清理老宅、购买建筑材料、申报危房改造资金,仅用了1个多月,马天杰就搬进了新院子,彻底解决了住房问题。如今马天杰一家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享共产党的福”;刘春兰的儿子陈二帅,突发疾病,花销较大,一家人愁云满面,最困难的时候,二帅拉着他妈的手,哭着说:“不治了”,母子俩在医院里嚎啕大哭。陈新胜知道情况后,在陈庄微信群里倡议为二帅捐款,同时又联系了县红十字会捐助,发起水滴筹,18天为二帅筹措医疗费6万多元,解决了二帅的医疗费问题。最后二帅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后,陈新胜又组织村委送去慰问金,向刘春兰家送去温暖,鼓励她振作精神努力生活,刘春兰含泪感谢。
陈庄村发生的变化,只是全国186万个村庄的缩影。只要每个村子都努力争创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就能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个大目标。作为党的基层负责人,作为国家政策落实的最终执行者,作为人大代表,陈新胜从没有把自己当过村官来看,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他战战兢兢,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陈新胜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跟紧党的好政策,将荣誉化作砥砺前行的澎湃动力,带领全体村民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迎接新时代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