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04-10     来源:蒲西街道人大工委
分享: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民主法治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居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对人大工作特别是代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不满足于所选代表会议期间“动动嘴”、“举举手”,会后“甩甩手”的老形式,而是希望他们选出的代表不是一个摆设,能够真正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反映他们的意愿、建议和困难,并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作为街道选区产生的人大代表来说,他们直接产生于居民群众之中,又直接受命于居民群众嘱托,要时时对政府谏言,处处为百姓解难。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在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推进政府工作,这是摆在街道人大工作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

当前,街道代表工作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离居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和愿望有很大差距。

一、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代表对人大代表这个职位有片面认识,有的认为这只是参加会议时的代表,会后活动参不参加无所谓,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有的只看重这个名称,没有把“人大代表”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有的甚至把代表工作看成是负担,强调工作忙而很少参加街道工委组织的一些活动。

二是学习不到位。一些代表由于多种原因,疏于人大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代表如何履行职责不很清楚。

三是联系选民不到位。有些代表听取群众意见“蜻蜒点水”,对反映的问题不能深入调查研究;个别代表借口工作忙,很少主动深入社区,长期不与选民见面和联系,不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反映,不能很好地发挥代表联系居民群众的作用。

四是督促落实不到位。把基层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然后送交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整改,再反馈给单位和居民,这是街道人大代表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但往往大部分代表能将单位和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送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但很少去督促或不知如何去督办,有时无法给居民一个满意的交待,一些问题依旧,整改效果不大,影响了居民群众对代表的信任度。

二、原因分析

(一)人大工委秘书不是专职而是兼职,平时必须忙于其他事务,有时存在和和人大工作争时间的现象。人员设立上保证不了工作持续性和高质量。

(二)部分代表责任意识不强,有代表之名,却不尽代表之责,把自身本职工作当第一要务,对代表工作不放在心上,对街道人大工委的活动安排找借口推脱、常缺席。

(三)部分代表能力不强,视察调研时方法不灵活,建言献策时履不言,写调研报告时只罗列表面现象,不分析原因,不寻求对策,对布置的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四)部分代表忽视学习,只熟悉其自身工作的业务,对代表的规章制度、与视察调研内容相关的政策法规、社会管理与服务知识不去学习,导致参加代表活动时一头雾水。

(五)部分代表与选民、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不主动、不及时,导致选民的意见与建议不能及时反馈解决。

(六)街道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上代表与选民互动、代表与代表互动少,网络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督促人大秘书自学人大工作有关方面的业务知识,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尽快熟悉业务,提高办公效率。

(二)再次明确可量化的代表工作要求——“十有”要求,即有履职计划、有活动记载、有影像资料、有读报剪贴、有学习笔记、有议案建议、有工作小结、有述职报告、有调研报告、有学习心得。

(三)严肃代表考核,促进代表履职

每年年底,通过听、看、查、评“四结合”的方式考核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对考核优秀、合格的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对考不合格的代表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累教不改者上报市人大常委诫勉谈话。

听——人大代表述职报告;

看——人大代表工作材料;

查——到选区访查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情况;

评——选民代表民主测评人大代表全年履职情况。

(四)重视人大代表的学习,不仅学习人大代表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结合具体工作展开学习,如在开展代表视察调研前,针对调研的项目,学习相关工作方法和内容,提高视察调研的效率和效力。

(五)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反馈机制,即人大代表及时向街道人道工委反馈工作情况,据此人大工委办公室与选民、村、社区取得联系进行核实,促进人大代表与选民、社区多联系、常联系,尤其遇见大事要及时联系,形成反馈意见建议找代表、有事找代表、有诉求找代表的良好氛围。

(六)结合“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代表大调研活动,要求代表到群众中去,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多说实话,少说空话,做好选民的代言人,政府工作的助推器。

(七)加强街道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和河南人大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选民关注网站,促进选民与代表,代表与代表的互动,通过网站更多、更好地听取民意,拓宽选民监督代表的渠道,以此让网络资源更好的推进基层人大代表工作。

 

2021年4月3日  


审核人:赵亚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