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龙塔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物业服务为切入点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加强党组织对物业行业的领导,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用“小切口”撬动治理“大提升”,着力提升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
一、坚持高点定位、凝聚强大合力
(一)强化顶层推动。针对“基础建设薄弱、三无小区多、群众流动性大”等诸多制约街道发展的实际,2021年街道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攻坚突破重点任务,将基层小区精致管理提升作为突破口,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带头“把脉问诊综合整治”,社区负责人亲自推动,形成上下齐抓工作格局。(二)注重优势互补。经过不断探索,社区在管理小区上有组织、有队伍,但制约提升的关键就在于“管理不专业、细节不精细”等问题。为破解难题,年初街道与我市某知名物业公司积极沟通,达成了物业管理协作协议,让“专业人干专业事”,通过街道组织带动、公司精细管理,街道协同配合、公司投入提升,利益合理分成等模式,形成了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局面。(三)完善推进机制。按照“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理念整合物业管理、城市执法等职能,推行“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街道协调、执法力量、物业管理、社区志愿等四方力量协同配合、专班推进。目前,辖区推出6个“三无小区”(四建家属院、审计局家属院、顺达小区、财政局家属院、沙田知音,祁山路南段背街小巷)作为小区试点,街道办事处机关作为1个单位试点,率先进驻管理,以点带面提升物业公司管理成效,用实际管理推动“红色物业”全面展开。
二、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工作根基
(一)建组织引领发展方向。疫情期间,成立街道、社区物业行业党组织,街道抽调党建、城建、政法等股室优秀党员干部7名,成立了街道物业组织覆盖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小区党组织119个(2020年成立76个,2021年成立43个),召集“双报到”党员361名,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让党旗在小区内先飘起来,党员把徽亮先起来,多元化调动“红色力量”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二)把人选引领规范运行。按照各项法律条文要求,严格建立业委会候选人联审把关机制,制定不宜作为候选人的负面清单10条,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推动组建业委会,引导退休党员干部等参加选举,新成立业委会14个,党员占73%,真正成为业主和物业企业沟通的桥梁。(三)立标准引领服务提升。建立“主管部门季度查、党员居民半年评、街道社区年度考”考评机制,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参与,以实地巡查与召开会议两种形式相结合,常态化收集民情民意,通过“一事一议、一月一议”,及时发现问题、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自 2020年6月份“510圆桌会议”【“5”:5个人共议,第一书记、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或楼栋(巷)长、居民;“1”:每月召开1次圆桌会议;“0”:实现党群0距离】开展以来,共召开议事会议19次、实地巡查30余次,解决居民反映的小区改造、油烟污染、毁绿种菜等问题60余项。
三、坚持全域推进、抓实提升攻坚
(一)强化网格抓引领。依托网格化管理,将56名网格长,178名网格员,876名楼栋(巷)长和65名物业成员,全部纳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当中,用党建红绳把辖区内各服务居民组织发动起来,凝聚在一起,形成“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推进了社会治理的深度,提高了民生服务的精准度、精细度。以四建家属院物业党支部和审计局物业党支部为代表的“红色物业”11名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带动物业其他更多员工,在坚持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协助社区,积极作为,把党建工作真正融到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努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二)立足督查抓规范。严格落实行业自律公约、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物业服务招投标等办法,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分成3个专班,对辖区内207个“三无小区(片)”34个专业化小区逐个登记造册,摸清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列出问题93条,每月督导检查汇总,将街道“红色物业”与社会物业管理成效对比结合,拿准“痛点”、开好“药方”,不断推动“红色物业”健康发展。(三)直面问题抓整治。开展“万户居民大走访”“人人争当啄木鸟”活动,通过街道物业进驻近3个月以来,累计收到各类投诉、建议300余条,聚焦问题10大类,涉及安保、卫生、停车等。针对收集到问题,物业专班牵头直面回应,“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社区”,先后疏通下水道80余米,修补路面200余平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化解率达97%。
四、坚持创新联动、提升治理效能
(一)健全社区物业联建机制。指导辖区13家物业企业全部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实行“双向进入、交叉管理”,一方面社区为物业公司提供“劳动力”,41名无业群众到物业公司开展保洁、保安等服务,实现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作用,在物业费征收、停车位租赁等方面,无偿为物业公司提供帮助,共同进行日常管理,辖区物业费收缴率提升近12%。(二)健全协商共治调处机制。将物业服务纳入街道“惠玲珑APP”全响应平台,充分发挥智能APP作用,开拓“随手拍”、“居民建言”等栏目,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先后解决问题700多个;充分利用小区物业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建设小区党群驿站、党群微家,为小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通过马扎议事会、楼头议事会等载体,共商共议共解小区重要事项、群众关心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物业投诉率较往年同比下降6.8%。(二)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统筹社区工作者、网格长、楼栋(巷)长、公益性岗位人员、辖区共建单位、社会志愿者、机关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党员中心户、社会组织和医疗、法律行业专业人员等各方力量,组成2000余人的“红小二”服务队,用自己的人、凭自己的力量服务自己的社区,降低社区物业公司运营成本,统筹推进脱贫解困、安全隐患排查、群众诉求收集等工作,促进组织优势、服务优势、服务功能最大化,推动治理从社区“自转”走向上下协同。
下一步,龙塔街道将从三方面持续推动红色物业,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一是持续扩面提质增效。实施攻坚突破年行动计划,培育30个物业示范点,推广10个典型案例,形成龙塔“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二是创新治理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基层治理模式和“惠玲珑APP”客户端开发,探索政府兜底承接物业服务模式,2021年底前物业和业委会覆盖率分别达到35%以上。三是着力提升治理水平。出台加强小区党建工作意见、业委会管理办法等,做实做强小区党支部,健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建共建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红色物业·情暖万家”活动,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基层治理水平“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