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郑海鸥:让年轻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大有作为
“我是新时代的农二代。”郑海鸥这样介绍自己。原本,她在国外拥有年薪30万的工作,2014年,在父母的召唤下,和丈夫一起返回到南阳方城县博望镇当起了农民,接过了父母的接力棒,一头扎进家里的梨园,专注打造她的“鸥姐田园”事业。
郑海鸥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建议重视年轻人“逃离”家乡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年轻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大有作为。作为一个回乡创业青年,郑海鸥看到了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年轻人都愿意走出去,那未来的土地谁来种?如何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相对于其他职业,一提到农村、农民,仿佛就是贫穷、落后、不争气的代名词,“有时候大家教育孩子总说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长大了去种地。”郑海鸥说,这是不对的,应该让农民成为一种更有价值感、创造财富的工作。
“你看我的手,有挺多茧子。”郑海鸥向记者摊开手掌,上面有许多小茧子,但她却觉得相对于曾经快节奏的高薪工作,现在的她更加乐在其中,“别看我在农地里大汗淋漓,但那是种酣畅淋漓的快乐,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