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拆违惠民生

2021-02-23     来源:梅溪街道人大工委
分享:


卧龙区梅溪街道人大工委关注、监督拆违工作纪实

 

近日,卧龙区梅溪街道组织多部门联合出动执法车辆5台,拆除机械3台,人员200余人,对长期阻塞交通的文化宫西街违法建筑门面房72多间依法进行拆除,拆除面积2000多平方米。街道人大工委组织6名驻街道的区人大代表现场监督。2020年7月底以来,街道对违建保持零容忍,动真格。这离不开街道人大工委的持续关注与监督。

 

梅溪街道地处南阳市中心老城区,今年负责实施的2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任务异常繁重。如何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驻街道的9名区人大代表进行调研。代表们胸前佩戴着统一制作的代表视察证,深入小区与居民们交谈,征求群众意见。在观摩了19个小区后,在街道661会议室召开了代表座谈会,一致认为拆违是突破口。

 

拆违,是一场硬仗,情况复杂、涉及面广,从前期介入、摸底、基础信息掌握,到方案推出,再到最后达成共识,并非易事。街道人大工委向办事处提出建议后,与街道有关部门反复商量。思路在一次次研讨中更清晰,方法在一次次碰撞中更创新,举措在一次次交流中更有力。

 

梅溪街道办事处按照人大工委提出的建议,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理念,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实施,充分发挥党建网格的作用,采用网格化管理、逐户包干、进门入户、现场测量等方法和措施,做到情况清,底子明。

 

梅溪社区的四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是老小区,住的大多是老人,一些楼前楼后的杂物无处堆放,从小区刚建成的时候就建成了许多临时房、“板房”等违建设施,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老人们不舍得、不理解、不情愿,难免对拆违治乱工作不配合。

 

为此,在拆违行动开始的几天里,驻街道的3名区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细致地讲政策,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就先从理解支持的户家干,拿着“样板”再去讲道理,把工作干得尽善尽美,拆违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做通个别户的工作,工作人员多次吃“闭门羹”之后仍不放弃,继续分批上户做工作,对他们提出的诉求耐心细致逐一解释,站在户主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最终被工作人员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顺利完成了拆除。

 

卧龙区人大代表、街道办事处主任牛离离表示,工作人员用“最浅显的语言、最亲近的接触、最真诚的情感”进家入户,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更多地站在居民的角度去帮他们解决物品暂存、生活保障等实际问题,以真心为民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工作做到最后,一些违建户从最初的抵触观望到最后成为支持拥护。

 

街道办在对拆除后节约空间认真规划,精心施工,拆除后节约空间建成了小游园、停车场、车子棚等,更大地服务了群众,提升了小区品质。其他小区看到拆除后的小区环境打造好了、活动空间变大了,主动找到街道社区让尽快拆除自家违建。

 

卧龙区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若瑜说:“坚持拆违有力度、有温度。在拆迁过程中,街道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一个声音说话,不乱开口子;一把尺子量到底’。将拆迁法律依据,拆迁房屋、拆迁进度等资料全部张榜公示。既坚持原则又考虑群众利益,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坚持拆违得人心、听民意。在拆除鸿德花园违法‘吊脚楼’中,面对居民的抵触情绪大问题,街道组建工作专班,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宣传政策,不厌其烦讲清利害关系,融化居民心结,化解矛盾,最终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永芳表示。

 

近六个月来,街道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00余处,各类临街商业违法建筑5000多平方米,违建20余处,老旧小区违建100余处,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为发展腾出了空间,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丽了,许多群众纷纷拍手点赞:“人大监督下,工作力度就是大,效果就是好!”。

 

佳风凭借力,腾飞正当时。如今的梅溪街道,随着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环境越来越好,居民越来越幸福。明天的梅溪街道,一定能为“首善之区,美丽卧龙”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卧龙区梅溪街道人大工委   张瑞华   办公室电话:61622866  手机:13569291651 )


审核人:卫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