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村位于浚县屯子镇东部,西望善化山、象山,卫河(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共产主义渠、长丰渠三水流经村庄。码头村原名堰石铺,形成于唐代,明代改为码头村,曾为屯子象山的花斑石到京城的转运地,至20世纪60年代,成为浚县境内最大的水运码头。
村落传统街区东临卫河,濒河一条南北大街,为过去的浚县至安阳的必经之地。村中有唐代四大天王庙等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传统民居10余处,有古渡口、利济桥与大运河有关文化遗址4处,村中有百年以上国槐6株,百年海棠树1株,300年树龄的皂荚树1株,百年洋槐1株,百年石榴树1株,近二百年酸枣树1株。村内古码头、古渡口、关王四大庙、卫河十八里溜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神舵、船工号子、段印诚清理十八溜、二月十八放河灯、拜四大王等民俗更加丰富了运河文化的内涵。近年来,每年阴历二月十八日,“河灯节”放河灯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一大民俗文化展示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