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8月18日,我镇人大主席团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组织部分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我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我镇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20年以来,九街镇政府紧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标准、真抓实干、创新破难,深入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中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方案。同时8月份同陕西国花牡丹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签订了《九街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编制》合同;与县农办规划编制设计团队签订了《屈岗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编制》协议、目前已规划编制完成。
在脱贫攻坚,带领贫困家庭奔小康方面。一是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大力实施“双千工程”。以“村村设点、户户加工”为途径,落实解决千人就业,实现千万元收入“双千工程”目标,全镇已有20个村创建村级“加工企业”23个,带动就业800多人,其中贫困户人员160多人,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二是全力落实贫困户到户帮扶措施。尤其是针对全镇未脱贫的139户贫困户,按照“一户一策”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持把脱贫攻坚的重点群体放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以及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边缘户上,实现群众需求与扶贫政策帮扶无缝对接,分类施策。足额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低保、医疗救助、教育补贴、危房改造等各项政策,有效带动贫困户和全镇村民增收致富。
在发展特色经济农业方面。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利用市、县第一书记项目资金,选定10个贫困村作为试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庄内荒坑、荒地、池塘周边、道路沟渠两侧等资源,探索发展培育文冠果种植产业,整治开发荒坑、荒地500多亩,池塘200多亩,栽植文冠果3万多株、300多亩。新建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新培育发展了210亩的华宝农业食用菌种植基地;500多亩的孙庄村汇和薄荷种植基地;200多亩的后魏村大蒜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亩吕湾村核桃种植基地;以马岗、王庄、老樊等村为中心,发展生地、红花、半枝莲、丹参中药草种植1300多亩;2000多亩后魏村多彩甘薯种植业基地;300多亩的屈岗村水产养殖基地。发展花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1万亩、优质高效农业千亩示范方4个。
在生态宜居方面,推进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一是高标准完成16个行政村2537亩的高速廊道绿化任务,栽植绿化树木17万多棵;二是结合实际,高标准完成了8个行政村,323户的户厕改造任务;大力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活动,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创建“四美乡村”省级示范村1个(屈岗村)、市级示范村1个(桥张村)、县级示范村9个,“五美庭院”家庭 400多户;完成全镇33个行政村实现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筹措资金 190万元对九街村廉政广场进行了建设。三是强力推进环保攻坚。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乡镇”
在乡风文明方面,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典型示范、创新引领,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如持续开展最美村民、最美婆媳、立志脱贫户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同时大力开展“自强不息”、“带贫致富”典型事迹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家贫志不贫、身残志不残”,“靠双手致富、凭劳动吃饭”等典型人和事,充分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调动自身创业致富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稳定脱贫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对示范带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覆盖到的行政村较少且大部分都是贫困村,面上其他村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旅游+文化、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少,持续增收渠道也少,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外来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此外,调研中反映较多的还有: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不到位,常态化活动难以持续。
三、意见和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一步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壮大村集体经济、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全面振兴。示范村建设应尽量覆盖到更多的行政村,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未覆盖到的地方,要深入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和示范带成果,增强乡村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设计振兴目标。各村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筹措资金,广泛发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自己的示范点。努力实现以点带面、由线到片的全面振兴。
(三)进一步引导农村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名牌农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桥张垂钓休闲小镇等,加快培育新业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和农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经营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
(四)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巩固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深入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广泛开展“一村万树”、农家庭院绿化美化等,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示范带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人才、文化和组织振兴的支撑。农村本土人才、职业农民的培育,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要不断加强,同步推进。
九街镇人大主席团
202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