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建议的提案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但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银行如能切实地帮助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极大地鼓舞广大中小民营企业不断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能力。就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力求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一、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因素很多,总的来看,主要可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随着近年来《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的颁布,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健全,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未建立起当地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缺乏统一杈威管理部门,导致当地相关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信用担保机构运行秩序不规范。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没有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没有有效的资金来源,仅仅依靠自身担保费用和利息收入,很难维持担保基金的有效运作。
3、信用环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缺乏共享性,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还缺乏强有力的监测。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目前,银行贷款仍是融资的首要渠道,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迫切需要政府和中介机构介入促进融资需求的实现。为此,建议建立政府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息;协调和沟通银行、担保公司与企业之间融资关系;掌握、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动态,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加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力度。建议设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专项基金,由政府每年安排一定额度资金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专项基金,主要作用:一是帮助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项目投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压力;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在税收、利率浮动幅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鼓励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所起的有效作用;五是建立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激励机制,对创新能力强、投入增量大的金融部门给予表彰奖励,提高金融部门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创新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模式和贷款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3、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改善和规范财务运行质量。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
4、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政府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和运行机制,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和透明性,对企业自觉履约形成约束。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约中小企业的惩罚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失信行为,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