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补充非偏远乡镇教师缺编的
议 案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偏远乡镇,通过特岗计划、教师考聘、免费师范生等途径,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量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偏远乡镇教师紧缺的局面;通过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增加偏远教师绩效工资、职评倾斜等方式,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有效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教师周转房和公租房等建设,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更加舒心。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近年来偏远乡镇教师编制得到了缓解,但非偏远乡镇教师队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导致教学人员严重不足,教师整体结构偏老龄化、学科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非偏远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编的现象,原因:
一、近五年以来,特岗、教师考聘、免费师范生等招教途径中,非偏远乡镇均没有充实教师编额,而到龄退休数量庞大。
二、是教师“浪费”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以乡镇小班为单位核算,一般不会缺编,甚至超编;但这个编制标准是以每班学生40-45人计算的,每班教师可达2人,而实际情况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小学小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足10人的小班越来越多,教师就这样浪费在了这些“教学点”中。
因为缺编,导致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无法参加培训,实际工作中无法对口专业执教,农村学校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更是形同虚设。
建议和解决办法:
1、建议彻底排查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缺编情况,充分了解学校教师缺编或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合理有序补充教师,将非偏远乡镇的教师补充纳入特岗、教师考聘、免费师范生等招教计划。
2、实行对口招聘、准入,解决非偏远乡镇中偏远学校的教师缺编问题。学校将所缺教师的专业及名额上报,新招聘、调动教师直接到缺编的学校。
3、针对农村小学,综合考虑学科教师专业化、教师病休和培训等因素,使用“班师比”配备教师,保证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孟明霞
2020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