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永远保持奋斗姿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他就是长鸿商砼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垣市人大代表、卫华社区支部书记、中共党员许双军,他自幼出身贫寒,高中毕业后就跟随长垣建筑队闯天涯,努力挣钱养家糊口,他从一名普通的泥瓦匠到施工领班,再到承接工程项目,用他的真实人生演绎了一场从奴隶到将军的坎坷大片儿。
艰辛的血泪历程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一次次的赔赚输赢擦亮了他睿智的眼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实的人生基础,奠定了他后期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许双军以干事创业的坚强意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同时也让众多的家庭获得了美满与幸福。
他常说“小生意靠算、大生意靠爱”,他正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胸怀凝聚了一支精诚团结,敢于拼搏、敢打硬仗的工作团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用自己的善心和爱心,关护着别人,温暖着社会。
2019年10月。常村镇柳桥屯村二组村民刘士应,因脑出血突发病倒,巨额的医疗费使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很快因病至贫,家里的几万元积蓄花光了,卖猪卖羊卖粮食却仍然凑不够医疗费,只剩下卖房卖院了。这可是家庭的顶梁柱啊!如果他倒下了,家里的天就塌了。老伴儿毛素珍几次哭得晕倒。好心的街坊邻居们闻听此事,到医院探视,自发性的都不买礼品,全都是拿的现金,他30元、他50元、100元、200元,乡亲们的善举着实温暖了这一家人,但面对ICU昂贵的费用仍然是杯水车薪,全家人一筹莫展,但医院病床上还躺着等待救治的亲人啊,往前的路怎么走啊?闻听此讯的许双军在该村村民(患者的本家)刘自胜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进行探视,联系医生了解病情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并将他和司机身上所有的五千多元现金全部交到患者家属手中,并交待他的司机留下电话号码,以便有困难及时救助。在后期,许总多次派员看望,并在后期的转院治疗中,派员联系医院和安排车辆,帮助办理医院转诊治疗手续。给这在省城举目无亲的一家人莫大的安慰,现在患者的妻子毛素珍每当提及此事,就激动的泪光闪闪,没想到亲兄弟也做不到的事,许总这素不相识的人做到了,他的恩情俺一辈子也忘不了啊!2020年7月,大病初愈,刚能走路的刘士应在女儿的陪同下,坚决不坐车,坚持步行来到长鸿公司,送来“扶贫济困,情暖人间”的大红锦旗,他激动地说“憋了一年了,早就想来,现在我能动了,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我的恩人面前,当面向他说声谢谢。”他激动得泪流满面,周围的人员也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许总经常教育身边的下属,要常怀感恩之心,日行一善,他常说:“善行没有大小,为之则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这样教育员工,自己也是身先力行,率先垂范。
去年春节前,许双军去常村李占村做醋的一家,购买手工醋,了解到做醋的老婆婆家境贫困,春节将至,还没置办年货。钱醋两清后,从车上将自己家准备过年买的十几斤驴肉和香油、蔬菜等全部给老婆婆送到家中,老婆婆激动的要退还醋款和赠醋,被许双军婉言推绝。
因年轻时过多的劳动许双军落下了腰腿疼的病症,去年冬天,他在凯杰路凯杰学校对面的一家盲人按摩店,接受盲人按摩治疗,听说盲人李师傅正为孩子的学校开学让戴口罩,因买不到而发愁,许双军便托关系高价买了两百只外科口罩,亲自送到按摩店交到盲人李师傅手中。
乡亲百姓需要的,就是许双军热心的,他的家乡蒲西区于口村,村内主街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给行人带来了不变,百姓们叫苦不迭,村委会找到相关机关部门协商无果,在资金无果,修路无望的情况下,得知消息的许双军主动向村委提出自筹资金为乡亲们修建村街道路的意愿,村委提出让群众兑钱,许双军说,街坊邻居挣钱不容易,我自己出钱修吧!至今,老百姓们走在平坦的街道上还不忘当年的修路人,戏称这条街道为“双军路”。
在农村的移风移俗,倡文明、树新风方面,许双军更是村里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以往的殡葬形式普遍为去逝次日送盘缠,入葬前天烧大岁,入葬当日办葬礼,把大量的金钱花费在了摆桌吃请上。给亲戚邻居们增加多次吊唁和帮忙的负担,让办事者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钱财,许双军跟村委红白理事会商定将送盘缠与烧大岁两天的传统仪式合二为一,给村民和事主大大减轻了负担。
农村办白事最大的事就是宴请吃饭和唱戏。先说宴请,少者几十桌,多者上百桌,有的下饭店,有的请焗匠。反正巨额的招待费是省不了的,再者是请戏班子,没戏班子或吹响器的就显得不气派,因此出现了你请小班子,我请大班子,你请小剧团,我请大剧团,甚至花几十上百万请梨园春擂主,吃喝攀比之风泛滥,甚至出现了专业的戏班子中介,让办大事花大钱形成了产业链,使农村出现了“办事一时红,办后三年穷”、“小事穷三年,大事回到解放前”的怪像。
面对这种不良风气村委会成员一筹莫展,民风民俗,不可阻挡。村里的名仁达士纷纷找许双军反映此事,因为许双军对老百姓的事最上心,并且村里的人们早已把他尊崇为无冕之王。经过商议大家共同认为:户无论大小,家不论贫富,移风移俗,凡事从简,今后办事不再大操大办,以往的请剧团唱大戏改为音乐播放,将下饭店请焗匠的陋习改为忙工自己动手,许双军又出资几万元为村里购买了群众办事公用的各类锅碗瓢盆儿、灶具、音响器材,现在,于口村大事小办,繁事简办,树新风,移风易俗的事迹在周边各村委、街道得到了推广普及,这项举措给群众和社会省了多少钱?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许双军就是这样一位心系群众,承诺必办,雷厉风行的人。此外,教育事业在他心里也占有着极高的位置,他非常关心公司周边学校的学习条件和教学条件。每逢教师节组织公司人员给教师送温暖活动,成了他工作计划的重要日程,一次教师节去学校给教师送米面粮油,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课桌破烂不堪,博爱之心油然而生,便当即拿出1万元给校长,让改善一下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还有一次,看到孩子的乒乓球案还是水泥板做的,便拿出5000元让学校给孩子们购买标准的乒乓球案。在周围村子里还有众多的贫困农户也接受着他的关爱和资助,例如常村后大郭村的徐文达,赵守勤,常村贺庄村的翟尚喜、翟尚臣,贺壹硕、常村新占的赵守学等,都是他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
自从2017年被选为人大代表后,他更是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8个字他铭记心间,他常常提醒自己,既然是人大代表,就应该关心人民的利益和冷暖。出身农家,自幼贫困,与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对助力脱贫工作,他更是尽心尽力,真心实意,他常说:“感恩这个好时代,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的资产来源于社会,就应该回报于社会,全民都富有了才是小康,只有民富才能国强!”这就是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