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庵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

2025-07-15     来源:施庵镇代表联络站
分享:

施庵镇位于新野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毗邻河南油田,与唐河县和官庄工区接壤。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5公里,辖24个行政村,123个自然村,总人口7万余人。施庵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现有市级人大代表2名,县级人大代表22名,镇级人大代表83名。

施庵镇把建好代表联络站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坚持“建、管、用”原则,优化平台、健全机制、创新活动,代表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开展学习交流、参政议政、接待选民、调研民生等活动,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履职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规范建设,打造履职尽责“主阵地”。

领导重视。镇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部署,按照方便选民、方便群众、方便代表开展活动原则,选定面积较大,位置合适的三间通作为联络站办公场地,分片区建立4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室,配齐必要办公设备。规范建设。镇党委专项拨款用于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对联络站墙体重新进行了粉刷,安装了窗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办公桌、会议桌、空调等办公设施。制度上墙。修订完善代表学习交流、接待选民、年度述职、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每周三一活动接待、一年一述职等具体安排,从制度层面解决代表联络站“怎么做”和“做什么”等问题,促进联络站工作的持续健康运行。

二、管理培训,培养代表履职“新思路”。

严格规范。以“管”促“用”,以“用”衬“动”,建章立制,以“四薄四集一台账”推动代表积极履职、建言献策,高标准完成日常工作,使联络站工作开展真正“动”起来。定期学习。施庵镇人大积极顺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把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作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学习活动,学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专题党课。素质提升。通过培训了解开展工作的法律程序和要求,掌握推进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增强法治观念,更加深入认识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提高代表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为“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法律实施,汇聚智慧和力量、积极建言献策”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服务提升,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上下功夫,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上做文章。施庵镇人大代表在建立代表联络站之初就承担起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定时定点开展选民接待活动,与选民交心,了解选民意愿,掌握选民需求,积极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在代表进站接待选民日积极参与接待活动,让人大代表能更直观感受民生、更直接了解民情、更自觉反映民意。代表履职。根据收集到的选民群众需求,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转交,督促乡镇政府加以解决。近年来,通过接待选民、现场调解答疑,积极向政府移交涉及安全饮水、道路建设、防汛抗旱、交通安全、城镇建设、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议,现场交办并积极发挥监督跟进作用,较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挥了代表应尽职责。

审核人:李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