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退伍不退志 —--太康县退役军人:“好人之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一名老兵,都是国家洒向社会的英雄!
11月份以来,尽在太康县就出现了3位见义勇为的退伍军人。
刘学思:下井为救他人英勇牺牲
2020年11月12日,根据太康县市政工程队工作安排,由一名副队长带领3名民工对阳夏路涡河排水提泵站进行检查维护作业。12日上午10时许,一名工人下井作业意外坠落井下,另外2名工人紧急施救被困,情况万分危急,被困人员随时有生命危险,现场负责人及时拨打120、110、119救援电话。
此时,得知此事的市政工程队职工刘学思赶到现场,迅速查看现场情况后就要下井救人,市政工程队负责人见状急忙阻拦说:“学思,不能下去,有危险,千万别下。”刘学思说:“人命关天,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再危险也得下去救!”毅然决然地下井施救,在成功救出一名工人后,又继续搜救另外两名被困工人,后因体力不支,发生意外,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据了解,刘学思,1980年11月出生,曾在部队服役12年,2011年4月转业分配到太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本质,此次发现险情,奋不顾身抢救工人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勇于担当、不怕牺牲,敢于直面危险,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高尚品德。
2020年11月30日,太康县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为刘学思的救人行为颁发了“见义勇为”荣誉证书。
杨雪峰、程红山冰河合力救出坠河女
连日的北风将气温拉至零下。
2020年12月12日晚,家住太康县城关镇北关社区的杨雪魁(杨勇)吃过晚饭,像往常一样到北关涡河散步。行走到北关社区涡河大桥时,他突然看到涡河大桥边围满了居民,好奇的他快步上前查看究竟。扒开人群,杨雪魁顺着围观居民的手指方向,借着微弱的灯灯光,他看到河中间有一人正在河水中挣扎。“当时,落水女子的头部在河中忽隐忽现,情况万分危急。”杨雪魁回忆说。
“不好,有人落水了,赶快下河救人。”杨雪魁大喊一声,迅速脱掉衣服,一个猛子扎到了河里。
此时,正在附近巡逻的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岗接到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张辉永打来的电话,“有人在涡河落水,请你迅速带人前去施救。”接到电话,程岗立即带领镇新风协会会员程红山赶到现场。
“程书记,我是退伍兵,知道水中救人方法,让我下去吧。”一到现场,程红山自告奋勇,主动向程岗请缨。再三叮嘱注意安全施救后,程红山腰系绳索下到了河中。岸上,紧盯着河中的一举一动,以便随时往岸上拉绳营救。
而此时,由于河水冰冷刺骨,杨雪魁双腿已被河水刺激的几乎抽筋,他拉着女子每一个向前滑动就显得十分吃力。程岗和社区干部迅速往岸上拉拽绳子,很快落水者被救上河岸。
在此等候的120急救人员迅速将落水女子送往医院抢救。
上岸后,杨雪魁、程红山被河水冻得没有了自觉。14日,经过2天的修养,2人身体才基本恢复正常。“当时河水太凉了,要不是几人相互配合,恐怕落水女子就不上来。”下河救人的程红山回忆说。
据了解,杨雪魁,男,汉族,1978年8月出生,1993年12月入伍,1997年1月退伍;程红山,男,汉族,1987年11月入伍,1990年12月退伍。两名同志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在日常工作中也在一直维护着自己的军人形象,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一个退伍军人的义务......
13日上午,杨雪魁、程红山等人涡河救人的事迹传到了太康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为传递向善向上向好的正能量,该镇下文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开展向他们见义勇为者学习活动。“退伍军人杨雪魁、程红山等人舍己为人、勇救落水女子的事迹太感人了,我们全镇党员干部一定得向他们好好学习。”城关镇党委书记姚华动情地说。
当日下午,城关镇党委政府又专门召开会议,对杨雪魁、程红山等几名救人英雄进行了隆重表彰。
杨雪魁、程红山等人涡河救人的事迹被群众拍照上传网上后,连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网友称他们是“英雄”;还有网友说:“在寒冬腊月,正是他们毫不犹豫纵身一跃,让太康更文明!太康好人之城名不虚传。”
面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杨雪魁、程岗他们淡淡一笑说:“作为退伍军人,当兵期间,在部队都是这么教育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就是这样的。至于救人这个事,当时没什么可考虑的,不管水有多深,就知道第一时间把人救上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太康县积极做好先进典型培树和宣传,先后开展了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和首届“最美双拥人物”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自觉珍惜荣誉、积极投身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建功新时代,近几年来,先后有5名退役军人和1名现役军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永兴,1977年入伍,屡立战功,多次被评为“雷锋式战士”。1981年转业后,他白手起家,创建了河南永兴锅炉集团,拥有4个子公司和1个科技研发中心。2015年3月,王永兴筹建的周口永兴医院正式运营。几年来,永兴医院组织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200余次,资助贫困人群3000人次,支出救助金90万余元、慰问金10万余元。该同志2018年8月获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员军人称号,2018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7月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诚信铺就创业路
冯坤,1991年参军入伍,1994年退伍后创办企业,为太康县锅炉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多年来,他积极回报社会,多次参与资助学生、关爱特困老人、抗震救灾、扶贫、修路等公益事业,累计超过800多万元。2020年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中捐款30万元,并为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捐赠医用锅炉等配套设施。该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家”、“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河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周口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周口市劳动模范等;2017年12月荣登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榜”。
张士涛,自幼家境贫困,1991年参军,1995年退伍,先后到广州、北京等地做过洗碗工、保洁员、保安等。2006年,打拼多年的张士涛成立了“欣中基清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并成功拿下一家全国知名大客户的保洁业务,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由于服务品质精良,几年间,他的企业发展成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综合性全国连锁物业公司,提供保安、保洁、绿化、工程等多项服务,并因此于2017年4月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太康人在北京创业的典范,2018年5月30日,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门好家风两代“活雷锋”赵金豹父女坚持做好人
赵金豹,出生在太康县板桥镇一个农民家庭,应征入伍后,18岁的他就当选为部队驻地的人大代表,并曾荣立二等功。转业回地方后,他创办了一家民营企业,热衷于资助复转军人和失学儿童。他创办的太康县金豹职专,目前已培养学员万余名,其中免费培训复转军人400多人。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2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100多人。2012年,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复转军人十大新闻人物”,并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7月,被评为“出彩河南人”之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
赵莉莉,1990年1月出生,2012年5月入党,2013年8月入伍,系赵金豹之女,赵家三代从军报国、无私奉献的家风,培养了赵莉莉勤奋刻苦、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入伍7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被部队表彰为“优秀士兵”“基地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9年1月被周口市评为“感动周口十大人物”,2014年5月,赵莉莉被评为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2020年10月被喜获“全国双拥模范个人”称号。
以身许国岂为浮名
刘国勋,现年95岁,1947年5月参加革命,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2月9日上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攻坚期,拿自己优抚金委托孙子刘杰来到独塘乡杨庄村疫情防控指挥部,为战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捐现金1000元、食品8箱。该同志先后参加解放石家庄,解放东北、华北、西北等重大战役,荣获解放东北纪念勋章、华北解放八一勋章、人民功臣勋章,并荣立二等功。1951年入朝参战,荣获抗美援朝勋章,1952年5月因负伤复员还乡务农。刘国勋的感人事迹先后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中国国防报等媒体报道,数百个网站转发。2019年,刘国勋荣获太康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同时荣登“中国好人榜”。2020年9月,老革命刘国勋最为特邀嘉宾应邀出席“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的发布仪式。
一朝是军人,终生是军人,老兵想得最多的从来都是——对得起昔日的戎装,对得起“军人”和“老兵”这几个字。
他们用实际行动,成为“好人之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