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称,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代创业成功者靠的是胆大,第二代成功者靠的是灵活,第三代创业者将依靠文化创造奇迹。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前两代创业者的财富,势必会被第三代创业者无情收割。
然而,在云台山下的千年古镇七贤镇,有这么一个寒门子弟,秉持家传的文化理念——责任与感恩,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每一个机遇,实现了一个乡村草根的精彩逆袭。他就是修武县人大代表、七贤镇坡前村村委会主任、七贤镇商会副会长,被誉为“古镇新怀商”的农民企业家周保军。
大难不死更惜福
修武县七贤镇,因历史上竹林七贤曾隐居于此而得名。据清道光版《修武县志》记载,早在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修武县为纪念竹林七贤就设立了七贤乡,因此称七贤镇为“千年古镇”言之有据。民间传说,山阳公刘协生前在此行医,称此地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左有清水似游龙,右有山坡如卧虎,山川秀丽,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这状如卧虎的山坡前,坐落着一个名为坡前村的小村子。或许是“大宋箭神”刘昌祚葬于坡上的缘故,地灵人杰的坡前村还真的走出过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
1977年12月的一天,坡前村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当过8年兵的父亲为孩子取名保军,以纪念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
老实巴交的父母,靠着几亩薄田养家糊口。随着周保军两个弟妹的出生,家中的日子越发艰难。
1993年,周保军中学毕业。为减轻家中负担,资助弟妹上学,他毅然选择了提前就业,到当时的原焦作矿务局方庄二矿下井。周保军说:“我被安排到工作面上开传送带,一个月400多元的工资,当时已经很满足了。”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周保军立刻跑到供销社买了一包点心,拿回家给弟妹解馋,剩余的钱一分不少全部给了父母。“我看着弟妹开心地嚼着点心,禁不住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一半是高兴,一半是伤感。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周保军说。
到1994年夏天,干了将近一年的周保军已经是个熟手了。他设想着哪天自己也能够到掌子面上抡大锨、挣大钱,“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的理想时刻激励着他。
这天,周保军正在井下专心致志工作时,突然传来消息:井下排水泵发生故障,他们工作的这个巷道出口被水封死了。随着水面的急速上升,工作面上的工友们立刻慌乱起来。
“那一刻,我突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周保军说,“难道我刚刚16岁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我的父母和弟弟、妹妹怎么办?”
好在带班的队长是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他突然想起他们所在的巷道,曾经与邻近的煤矿打通过,但那个煤矿早已停产,不知道能否借道逃生。
大家一听,立刻安静下来,跟随队长迅速找到了那个出口。然而,由于邻近煤矿停产已久,巷道几乎被淤泥填平,仅剩下二三十厘米高。
“求生的欲望,可以让人产生难以想象的力量。”周保军说,“我们全队11个人轮流上阵,手刨脚蹬,挖掘淤泥,用了一个多小时,竟然挖出了一条全长约500米的逃生通道,进入邻近煤矿的主巷道,然后通过竖井100余米高的手梯,硬是爬出了井口。全队工友,无一伤亡。”
大胆尝试不停步
由于家人的强烈反对,下井的工作不能再干了,但周保军改变命运的愿望有增无减。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周保军不甘心当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儿的农民,他要同命运搏一搏。
好在坡前村背靠山坡,可以靠山吃山。征得父母同意,周保军把下井一年挣来的钱拿出来,又借了一部分资金,买了一辆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上了后山。
“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打炮眼放炮,开山取石头。”周保军说,“放一炮,可以取两天石头。每天往附近的修武县第一水泥厂送两车石头,一天能挣个百十块钱。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比下井强。”
就这样干了两年,家里有了点积蓄,周保军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看到国家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供应十分紧张,邻近的山西全民开矿,晋煤外运生意红火,利润可观。于是,周保军花了一万多元买了辆二手的东风货车,前往山西拉煤。
“当时的修陵公路还是砂石路面,坡陡路窄,开车要穿越云台山叠彩洞到山西陵川的小煤窑拉煤炭,往修武县第一水泥厂送。一去一回,需要两天时间,比拉石头挣钱,但风险更大。”周保军比画着说,“汽车必须满载,车上的水箱自动喷水给刹车片降温,一路上有两个加水点。公路上运煤的车队昼夜不停,各种各样的事故时有发生,有撞车的,有翻车的,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就这样,搞了两年晋煤外运的生意后,周保军决定不再干这种凭胆量挣钱的营生了。
“一次,我开车替当老师的叔叔送一个学生回家,与学生家长聊了起来。他说水泥厂炉渣原料供应不上,让我帮忙从电厂往水泥厂送炉渣,每天能送七八车,一车稳挣200多元。”周保军说,他当场就应承下来。
送了几天炉渣后,周保军发现水泥厂对炉渣的需求量非常大,一辆车运输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卖车!
周保军把自己的东风货车给卖了,拿着卖车的钱租赁了6辆货车,专门给水泥厂送炉渣。
“当老板租车干,日收入过万元。这桩生意标志我开始用商人的思维搞经营了,并成为我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周保军不好意思地笑了。
“经济上打了翻身仗,赶紧给自己找对象、盖新房。”周保军说,自己是家庭、事业两不误,如今一双儿女都已经在大学读书了。
此后,周保军还开过炭场,搞过煤炭经销,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包销过一家煤矿的煤炭。
返乡创业的武军,是坡前村走出来的那位将军的后人。事业有成的他,不甘心在大都市里享清闲,偏偏要回到故乡创办企业,回报乡亲。
2001年至2002年间,武军在方庄南边开了一家煤矿,并把全部煤炭的经销权交给了周保军。周保军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组织坡前村的村民开着三轮车四处推销煤炭,许多村民靠此实现了发家致富。
武军给乡亲们留下了不错的口碑,也给周保军树立了一个榜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莫辜负一方热土。
大德感恩报故土
随着国家对小煤窑的关停,云台山的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为周保军实现思维和事业上的转型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机遇。
2003年,周保军在原方庄小火车站南侧开了一家旅游超市,销售一些山货和五谷杂粮。后根据镇里要求,增加了焦作特产的分量,诸如四大怀药、五里源松花蛋等,满足了游客一站式购物的需要,200平方米的店面,一年竟销售200多万元。
2007年,周保军将旅游超市迁到七贤民俗村东侧,把经营场地拓展到1700平方米。随后又引进了乳胶制品、螺旋藻、东阿阿胶等商品,先后开设了6家旅游超市,使得300余名乡亲实现了就业。
随着业务越做越大,周保军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提升自身素质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2007年,周保军被县委组织部选为农村干部后备力量,赴陕西杨凌科技学院脱产学习三年,并在大学里入了党;2013年,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函授班专科毕业;2015年,西安工业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
与此同时,随着县里和镇里组织的企业“暖心工程”,周保军赴青岛、上海、杭州等地学习考察。
见多识广的周保军思想更加解放,为故乡创业、为众乡亲谋福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2017年,周保军响应组织号召,参加农村换届选举,高票当选坡前村村委会主任。2019年,周保军被选为县人大代表。2019年3月,周保军随镇领导赴内蒙古自治区希拉穆仁草原考察马术表演。七贤镇党委书记张辉向合作商全面介绍了项目的选址、旅游环境和镇里打造云台小七文化旅游品牌的力度,使得合作商下定决心,投资4000余万元打造武王城《武王传奇》马术演艺项目。
“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个项目当年3月份签约,7月份就开业了。目前项目运营情况良好,一次可接纳游客1500人。”周保军说。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旅游中断,超市停业,大量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七贤镇领导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资源,启动“直播带货培训”工程。周保军迅速组织超市员工参加为期两天的免费培训,经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员工可以利用抖音、短视频通过在家直播特产展示、口感评测等环节推销产品,每天销售数千单,个人收入翻了几番。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今观周保军创业,信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