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康县:创载体 重引领全力打造好人之城

2020-12-15     来源:逊母口镇联络站
分享:

       近年来,太康县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要求,以开展 “十行百星” 评选活动为载体,创新关爱“好人”机制,加大对各类先进典型的宣传引领,诚实勇敢、敬业奉献、与人为善、爱国爱家等理念日益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出彩周口添彩太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微信图片_20201211125046.jpg

       一、创载体评百星,引领社会风尚

       为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太康县主要领导提出了星级人物评选构想,其目的是通过搭建评选“十行百星”这一平台,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进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凝聚广大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正能量。11年来,共评选表彰“百星人物”1600多名。

       借助这一平台,太康县乡村三级同步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在农村,开展“文明之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激发基层群众讲文明、争先进的热情;在机关单位,开展争创“文明单位”、岗位竞赛等活动,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政务效能;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小雷锋在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观念;在社会,倡导以“助人为乐、扶贫助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维护交通、义务植树、扶贫帮困、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270余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截至2020年3月,“太康好人”库收录好人1600多人,其中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周口市道德模范”就达90多人次。王福昌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赵志发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朱业德、顾新、王勇、姜颜颜、张孟军等63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方志欣被评为第五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冯坤、武俊鹤等20人被评为周口市道德模范或提名奖……他们用大爱与执着,传播着社会正能量,不仅带动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也助推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二、强化宣传引领 增强好人精神的社会渗透力

       新闻舆论对社会精神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太康县十分注重把对各类好人的宣传贯穿到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之中。

     (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放大好人效应

       县文明办紧盯“增强好人精神社会渗透力”这一主题,协调传统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开设专题、专栏、专版,采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专家点评、群众讨论等形式,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宣传学习氛围。县域媒体开通热线电话,黄金时段,集中报道。2009年10月太康县电视台开办的电视栏目《百星风采》,11年来共摄制播出太康人自己的道德故事320余期,宣传推出各类道德典型320多位;《太康月刊》自2008初开始特设《道德引领》专栏、《中国太康网》开设网上“好人馆”,收录近1000名身边好人典型事迹;积极与人民日报、中央电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协调,与周口日报、周口广播电视台联合,在《周口日报》太康新闻版、周口广播电视台开办宣传专栏、专题。截至目前,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周口日报、周口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累计发稿(推送)先进典型报道稿件620多篇。

     (二)做好社会宣传,让好人精神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为把好人精神深深地镌刻在太康发展和进步的进程中,把太康建设成为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美丽之城、幸福之城,2018年10月,太康好人园开园迎宾。好人园紧扣“好人”主题,以道德风尚建设为主线,在休闲公园的基础上,秉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将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与公园的整体风格和功能定位完美结合,让人们在游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激发人们见贤思齐,榜样的引领作用不断放大。

       为捧红身边的“草根英雄”、“道德明星”,增强各级好人的荣誉感,太康县通过多种途径对上榜好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在县城,打造谢安路“中国好人”一条街;在农村,通过文化墙、文化大院展示宣传,使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家喻户晓;为让好人事迹永远烛照后人,太康县文明办结集编撰了5辑《星耀太康》在全县发行;组织文艺团体以好人为原型,编创好人“故事汇”,目前已为15位“身边好人”编创了情景话剧、微视频或道情折子戏,赴基层巡演40多场,在城乡产生了强烈反响。

       三、创新关爱“好人”机制 激发好人辈出动力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近年来,太康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百星人物”、“身边好人”评选管理机制,定目标、搭平台、强监督、搞活动,推动好人评选持续、良性运转。

     (一)政治上关怀。在干部提拔、职称和技能人才评定等方面,太康县优先推荐“太康好人”,并积极推动身边好人参政议政。截至目前,太康县已有2名太康好人当选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4名河南好人当选县政协委员,61位太康好人当选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

     (二)物质上关心。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每个文明单位帮扶2-3名“太康好人”。通过志愿者协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帮扶救助太康好人,由县文明办牵头,切实解决太康好人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等问题,维护太康好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及时建立免费体检制度,65名身边好人低保问题得到解决,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三)精神上鼓舞。为倡树“好人好报”价值取向,5月31日,太康县好人协会成立。太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为好人协会名誉会长张松石颁发了聘书并讲话;每逢重要节日,县主要领导亲自登门慰问各级先进典型,起到了慰问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如今,在63名中国好人的感召下,全县有8万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投身到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的爱心行动中。

       我县将以此会议为契机,系统思考全县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细化推进工作措施,务实重干,敢于担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工作新局面。


审核人: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