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12-14     来源:屯子镇人大主席团
分享:

关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运行情况的

浚县屯子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陈中正

 

      〖摘要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开展履职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人大代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全国人大、省人大、市人大相继就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栗战书委员长提出,“要努力将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国家机关听取人大代表意见的好场所”。今年以来,我们屯子镇人大按照“硬件高标准、软件严要求、活动有成效、创新有特色”的要求和“九有”标准,着力建设“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投入资金10万多元,高标准在镇区整修了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力强化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发挥了代表应有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屯子镇整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人大代表  联络站  建设和运行

 

       屯子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西北部,北与汤阴县接壤,西与开发区为邻,是浚县的西北门户。镇域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52个行政村,人口8.4万人,耕地11万亩。国道515、濮鹤高速纵横交叉贯穿全境,境内三山(陈山、善化山、象山)、两河(卫河、共渠)、两水库(石桥、夏庄)和古顿丘城遗址,石灰岩、紫砂页岩、膨润土资源丰富,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小杂粮,石雕石刻闻名遐迩,风能、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雕之乡”“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十佳文化产业乡镇”“中州名镇”,“中原抗战第一村裴庄”红色景区为国家3A景区。

       一、屯子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 

      (一)联络站基本情况 

       屯子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镇政府所在的云锦大道东段,一个近300平方米的独立院落,联络站占用一层办公用房8间160平方米,分设站长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阅览室、档案室7个功能室,配备有电脑、电视、桌椅、资料柜、书架和图书等办公设备。

       联络站设站长1名,联络员2名,民情联络员1名,政情咨询员1名。入驻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103名,其中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23名,镇人大代表90名,交叉任职11名,实现了辖区代表进站全覆盖。

       为方便群众办事、听取群众诉求,专门设立了选民接待日,坚持每月2次接待选民群众。入驻代表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开展学习交流、接待选民、视察调研、述职评议等活动,成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履职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人大代表和群众搭建了一座连心桥。

       (二)联络站建设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栗战书委员长“努力将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国家机关听取人大代表意见的好场所”的要求,坚持硬件设施标准化、软件建设规范化、代表活动常态化,有力的强化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发挥了代表应有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屯子镇整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硬件建设标准化,打造履职尽责的“主阵地”。针对原代表联络站面积较小、位于高层、不便于接待群众的实际,更新位置,提升硬件设施标准,利用闲散院落,按照“硬件高标准、软件严要求、活动有成效、创新有特色”的要求和“九有”标准,着力建设“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投入资金10万多元,高标准在镇区整修了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独院面积近300平方米,利用8间办公房,分设功能室,配备了日常办公设备。在联络站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管在资金还是在其他设施配备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配备兼职工作人员2名,并保证以人大工作为主。 联络站实现了硬件配套、信息公开、服务保障、管理到位,有效解决了人大代表活动场所不固定、活动不经常、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方便了辖区内三级人大代表开展联组活动,实现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制度建设规范化,保证站内运转“高效率”。坚持把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高效便捷的代表联络站运行机制,使代表联络站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规范制度建设。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等21项制度,对代表联络站的设立要求、受理事项范围、接待选民与群众的程序和步骤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联络站统一挂牌上墙,亮出代表身份,全面接受选民的评议和监督。另一方面,规范接待流程。制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详细流程,采取固定接待和不定时接待、定期定人和全程接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选民在任何时候都能与代表联系上,能将问题反映上来,做到“六个有”,即“来访有登记,登记有反映,反映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实现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近距离,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连通代表与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3.活动开展常态化,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顺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围绕政治理论、人大建设和中心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先后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学习了《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每月2次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时间,每次由4名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定期将群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优先反映上来,优先进行解决。作为组织协调联络代表活动的日常办事机构,为代表开展学习、培训、调研、视察等活动搭建了新平台,为加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舞台,实现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组织开展“亮身份、作表率”“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发挥正面引领作用,激励各岗位代表时时处处展示人大代表良好风采,岗位作贡献,社会传温暖,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民情民意的“信息员”、政府工作的“参与员”、民生实事的“监督员”。去年以来,20多名代表被授予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乡村振兴带头人”“好支书”“好党员”“好媳妇”等。疫情期间,各条战线人大代表全部志愿参加一线防疫工作,82名党员和企业代表捐款捐物约6万多元。

        (三)联络站作用发挥情况

        在联络站的功能定位上,不仅仅局限于接待选民、畅通民意上,更是将代表联络站发展为代表的学习之家、活动之家,谈心交心的地方,为进一步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丰富代表与选民的活动提供了良好平台,真正实现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零距离”,架起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连心桥”。

        比如:在去冬今春调研视察活动和接待选民工作中,不少选民和群众提出了屯子西部火龙岗地带由于水资源缺乏,造成干旱时期饮用水困难问题;镇区向西善大路重车通行较多,造成路面损毁严重,影响出行安全问题;裴庄红色景区由于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和外地游客增多,缺少集中活动广场,景区基础设施也亟需完善提升;象山生态园游客不断增多,建议增加游玩项目,丰富旅游业态;省级古村落运河码头村、东张洼村,建议加大保护传承和修复建设力度。

         针对这些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督促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复了上岗渠,把共渠河水送到了西部地带,缓解了地下水匮乏问题,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投资150多万元,整修了善大路镇区段,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争取项目资金420多万元,建设了裴庄抗战广场、文化长廊,整修了街巷路面,裴庄景区被评为国家3A景区;引进投资客商和项目,象山二期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了部分基础设施、增加了游玩项目设施,提升了整体形象,为象山生态园下步创建3A景区奠定了基础;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修复建设了省级古村落码头、东张洼村部分设施,打造了古色古韵的老家味道;以及修缮建设的镇区配套服务体系幼儿园项目、董厂和三角村的教学楼项目等,受到了选民的广泛好评,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代表活动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进而营造出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参与代表联络站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代表联络站建设标准还不够高,组织开展活动还比较少。虽然也都建设完善了代表联络站,但总体上还处于场地不足、氛围不浓、建设水平不高的层次。同时,由于乡镇硬性工作多、检查评比多,且缺少专职人员,人大主席、工作人员都分管其他工作,造成抓人大工作用力不够,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坚持得不够好,且效果不太理想。

        2.基层代表素质参差不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基层代表不管从年龄到学历到素质,都比机关代表稍差一些,干部代表都在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群众代表都在忙于生计,造成履职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对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运行的意见建议

        (一)对上级人大组织加大支持力度的意见建议

         1.建议上级人大组织多指导、多激励、多给力,多到基层指导工作、多为基层争取支持,特别是争取设置专职主席、副主席、工作人员等,组织一些专跟班学习、代表轮训等,为基层工作开展、干部晋升、代表履职提供更多的支持。

         2.由于基层干部人员紧张、普遍年龄偏大、工作头绪较多,建议上级人大组织,减少基层人大工作的软件台账、工作痕迹和文字材料要求,多一些体现成效方面的安排和督促。

        (二)对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意见建议

         1.要强化党性意识,围绕中心抓履职。要站位全局谋划工作,主动争取党委支持,自觉融入中心工作,贡献人大力量,彰显人大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

        2.要强化法治意识,围绕法定抓履职。要高质量开好2类会议,即年度2次例会和季度人大主席团会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和推进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要组织好视察调研和年度部门综合评议,促进更好开展工作、更好改进作风、更好服务群众。

        3.要强化为民意识,围绕代表抓履职。要按照《星级争创考评办法》建好代表联络站,为代表履职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要落实好代表月度活动日制度,组织代表走进选民,倾听民意、体察民情,为政府决策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更多好的建议。要开展好“亮身份、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搞好履职培训,唤醒身份意识,引导代表尽心工作、当好表率,为基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树立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好形象。

        总之,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运行,要探索创新、总结提高,认真学习上级人大指示精神和外地先进经验,千方百计解决联络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作用、传递社情民意的渠道作用、代表依法履职的载体作用、代表学习交流的园地作用、推进基层治理的阵地作用,切实推动代表联络站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屯子mmexport1606101407510.jpg

 


审核人:王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