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履职尽责
人大代表在振兴乡村路上砥砺前行
——记优秀共产党员、区人大代表、濮东办黄城村党支部书记项玉峰同志先进事迹
项玉峰同志是濮东办黄城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华龙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多次荣获濮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华龙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任华龙区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华龙区第一、二、三届党代表。“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上连着国运、下连着民心”,项玉峰如是说。任职以来,项玉峰同志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时时处处展现着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一、强化理论学习,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人大代表和党支部书记,项玉峰坚持把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点,把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人大会议作为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反映人民意愿、要求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坚持学习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两年来,他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章》《乡村振兴》等书籍。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他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带到村党支部,影响到了每一位党员和群众,他组织完善了黄城村政治学习制度、坚持主题党日活动。他还将学习心得、感想撰写成一篇篇理论文章,以党课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宣讲,党的集中教育活动期间,他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理想追求》教育党员争做先进性楷模;十九大党章修改后,他以《以党章为镜 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党员规范自己的言行;参观完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后,他以《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群众贴心人》教育党员时刻关心群众冷暖;脱贫攻坚期间,他以《如何做群众的致富带头人》鼓励大家勤劳致富;接受区委巡查期间,他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党员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在他的带领下,黄城村党员干部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对党的方针政策的领会认识更加深刻,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他不遗余力的推进区重点项目建设,在濮东小学建设项目中,区财政困难,党支部顾全大局,带领群众支援学校建设,在没有赔付附属物款的情况下,村民让出土地,拆除建筑,让项目顺利进地;在区委党校建设中,项玉峰带领党支部委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迁坟、刨树,使党校如期竣工;在湿地公园流转土地项目中,项玉峰带头牺牲个人利益,感动村民配合工作,湿地公园顺利投用(高铁)……,急难险重工作中,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新濮东日新月异。
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黄城村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近几年濮东集聚区的建设推进,农民土地越来越少,项玉峰深知抓好产业转型是推进农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他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推动黄城村产业转型升级,他组织将村民的100多亩耕地集中经营,承包给有技术、有头脑的村民耕种,建起了30座葡萄大棚,冬季间种蔬菜,出租方腾出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又收到了土地租金,承租方发挥了技术优势,获得了高额收入。项玉峰还将农民的小块耕地集中流转,种植果树,建设绿地,同样取得了互利双赢的效果。在他的带领下,黄城村土地流转为农民产业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路,村民的幸福路徐徐铺开。
三、打造美丽乡村,强力建设生态宜居新村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是项玉峰书记追求的目标,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黄城村也由城郊逐渐变为城中,看着城乡结合部的黄城村的土地一天天减少,他心急如焚,让黄城村民居住条件都得到彻底改善是他多年的夙愿。项玉峰在推进市、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展的同时,深入谋划黄城村的新村改造项目,作为人大代表,他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征求村居改造方案,在黄城村村民满意度高达98%以上之后,他多次向办事处、区政府申请实施新村改造,经过不懈努力,黄城村的城中村建设终于伴随着郑济高铁广场建设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复,村民奔走相告,憧憬的美好居住环境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在规划黄城新址的同时,项玉峰不忘村集体经济发展,他带领村两委、改委会成员及早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想方设法增加集体和群众的收入,重点规划了商业区,高标准建设商业街,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让大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项玉峰为建设新黄城而奔走,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群众支持率稳居高位。因为宣传到位,工作扎实,群众看到了随高铁建设的新农村目标,在龙乡路北延和绿城路拓宽改造升级中,党支部的工作就显得不那么难做,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所涉及的300多户村民,虽然对居住多年的老屋一往情深,还是表示“小家服从大家”,大多数村民自愿自觉支持拆迁拓路,“美丽宜居的新黄城正向我们走来”,项玉峰书记逢人就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四、倡树文明乡风,全面提升黄城软实力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精神所在和有力保障,逐渐富裕的黄城村离不开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项玉峰书记十分重视文明乡风的建设,他带头修订《黄城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言行,培养良好纯朴的家风、民风;他牵头建设农村书屋,筹资购置图书、音像资料,全天候向村民开放,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他联系办事处文化站、区文化馆定期组织“夸媳妇、贺娘家”“不忘初心红歌赛”“春节联欢”“新村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在村内放映电影,弘扬主旋律,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他积极倡议、带头参加遵卫志愿服务队,培养村民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在他的带领下,黄城村民成了志愿服务队的主力军;他还出面聘请礼仪讲师团成员给村民授课,培养、规范村民的文明行为。村民之间和睦了,互帮互助的氛围形成了,吵架骂人的现象绝迹了,文明淳朴的黄城新风逐渐形成。
五、做好疫情防控,有力彰显村民自治水平
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黄城村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率先实现了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项玉峰书记又挑起村委会主任的重担,在党支部带领下,黄城村的村民自治水平逐年提高,疫情防控就是有力证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2020年春节的祥和宁静,项玉峰在农历除夕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布置防控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村150多名党员、群众义务承担起值班任务,连续两个多月、每天24小时把守村口值班,有效控制了疫情,佑护了黄城村民的平安,作为党支部书记他也是几夜没有合眼。疫情过后,他又通过广播、逐户走访等方式督促村民复工复产,让村民生活回归正轨。
“我是土生土长的黄城人,我深爱着这里的土地和村民”,项玉峰深情的表达着朴素的情感。他从1995年就在黄城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他拿着开始从不足百元的工资,干着没日没夜的工作。提到900多户农户,他如数家珍,4000多名村民,大多数他都能叫的出名字。近两届的支部选举,他过了法定退休的年龄,两次提出辞去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但又都是高票当选,村民需要他,他也将一腔的热血、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和他挚爱的黄城村民,他连续4届当选区人大代表。“当干部就要自身硬”!项玉峰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