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王书记讲话“五查五确保”精神

2020-10-23     来源:工作动态
分享:

省委王书记讲话“五查五确保”精神

 

一、查目标任务进度,确保减贫任务全面完成。对全省尚未脱贫的35万贫困人口和52个贫困村进行全面盘点,逐村逐户“过筛子”,真正算出一本明白账,未达到脱贫标准的,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帮什么,确保尽快对标达标;达到脱贫标准的,做到帮扶责任不卸、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把工作重心放在持续增加收入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上。要严把退出关,该走的流程必须走完整,该做的工作必须做到位,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注水达标,确保脱贫绩效真实可信。

二、查疫情灾情影响,确保各类损失有效弥补加强跟踪分析研判,主动应变出招,最大限度对冲疫情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稳岗就业,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对接,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返乡回流;推动返乡留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规范用好公益性岗位,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省里刚出台了稳定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条措施,要尽快落地见效。突出产业扶贫,用心做好带贫企业的帮扶工作,千方百计为其纾困解难,在发展壮大带贫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联结上持续发力,走好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突出消费扶贫,继续做好扶贫产品认定管理,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打造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和社会扶贫网“三专一平台”,依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视频直播等促进线上销售,组织开展好9月份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助力贫困群众丰产增收;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粗加工,引导加工企业深度开发扶贫产品,有效减少滞销风险。

三、返贫致贫帮扶,确保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当前形势下,必须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到更加突出位置,重在未雨绸缪,不能亡羊补牢。把动态监测抓好,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建立务实管用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把保障底线兜牢,统筹落实好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拓展保险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特别是要强化受灾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把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实,在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四、查短板弱项补齐,确保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当前我省“两不愁三保障”中比较突出的短板是住房安全,要全面排查,澄清底数,严格落实建新拆旧政策,尤其对质量不达标和因灾返危的危房,要应改尽改,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危险及时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我省贫困村发展、贫困群众增收的“卡脖子”问题。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年贫困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但一些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养护投入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要持续完善水、电、路、网等,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更好条件。

五、查风险隐患防控,确保收官进程平稳顺利。越到收官时刻,风险隐患越容易水落石出,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让脱贫攻坚的成效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比如,产业发展方面,个别地方产业扶贫项目停滞搁浅,一些扶贫车间空转闲置、效益低下,有的特色产业发展一哄而上,还有的地方因龙头企业倒闭使贫困群众遭受连带损失。培育发展一个产业很不容易,在当前这个时候,一定要花大力气保带贫产业链稳定,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比如,资金使用方面,有的地方扶贫小额贷款逾期量较大,“户贷企用”问题整改不到位;有的地方骗取套取、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比如,涉贫舆情方面,脱贫攻坚社会关注度高,蹭热度、搭便车、贴标签等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质疑、抹黑、攻击脱贫攻坚事业。我们有的同志政治敏锐性不够高,政治鉴别力不够强,对群众反映的涉贫信访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妥善,致使一些舆情在网络发酵。对诸如此类的风险,各地要高度警惕,认真排查,主动防范化解,确保不出现干扰脱贫攻坚大局的突出问题。

 


审核人:完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