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士留,现任浚州街道甘草庄村党支部书记,我村现有总人口1538人,党员47名,村民代表30名,有4个村民小组,耕地1623亩。
我以前是搞工程的,2016年7月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任支部书记以来,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等,连续2年被评为“鹤壁市先进党组织”。我个人获得了鹤壁市2018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带头人”称号,我的家庭在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被推选为2019度全国“最美家庭”。
一、主要做法
1、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提高工作效果
定期召开“三会一课”,每次开会前都是提前两天电话或微信通知各位党员,实在有事没法到场的,要求请假,会后将会议内容和需要学习的任务发给他们。开会很容易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先开始我们每次开会都是照搬理论,很多老党员没上过几年学,向我反映有些理论他们听不懂。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了将党员会搬到村头和田间地头的想法,大家都表示这个想法可以试试。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开会时,我把地点选在了村里的老知青楼,请几位老党员给大家讲了讲知青楼的历史和很多年前老党员老干部在这里的奋斗故事。后来,我们把生活会开到了广场上:文化娱乐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健身器材结实完善;我们把生活会开到了街道上:党支部带领党员们扛起铁锹栽下一棵棵绿化树、清理街道两旁的杂草;我们把生活会开到了地头旁:探讨怎么让村民增产又增收......党员会上,街道怎么清理、下水道怎么整改、谁谁家的房子应该申请危房改造.....事无大小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2、严把党员入口,加强党员管理
我们严把党员“入口”,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种植能手、民营企业家等人中择优培养发展党员,从不凭借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发展党员。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其思想道德、廉洁自律、政治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党员日常管理方面,我们不仅重视思想教育,也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在提升大街形象、整修下水道、改造水电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等工作开展期间,落实“一编三定”,因人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带头作用,使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政治荣誉感明显提升,村里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开支则由村民代表具体办理,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3、干好民生实事,提高支部凝聚力
我们扎实推进和实施民生工程,对村里三条主道路进行了硬化,将村北的坑填平,垫出了一条贯穿南北大街的大路,路两旁铺路边石、花砖,种上了绿化树,拆除了高门台,修了下水道;改造电网、降低电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安装路灯,方便了群众夜晚出行;在卫河上新修建了一座提灌站,方便了群众浇地。我们村老河湾地以前都由个人开荒种,村两委统一收回,党员干部带着群众种绿化树、观赏树、果树150多亩,栽了16000多棵,变成了集体资产。通过一系列的民生实事,大大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抓好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我们村制定的村规民约:结婚女方不要彩礼,街坊随礼不去坐席、送礼不能超过100元、白事儿摆桌不超过4个菜,得到了村民的衷心拥护。以前,村里操办红白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村民私底下叫苦连天。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开会征求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后,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新规矩,由4名老党员负责,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效果,风气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困难问题
村集体经济薄弱,但怎么发展村集体经济束缚太多。比如我们村通过清产核资收回来100多亩土地,种上了树,下一步怎么发展,不敢决策。主要原因一是市场因素,赚钱项目不好找,二是土地、环保、各种监督等制约因素太多,三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能赚不能赔,一旦投资失误赔了,对上级和对老百姓都不好交待。
三、意见建议
建议上级制定相关政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比如农村有多占宅基地的,是否出台个政策让他们把多占的宅基地折合成钱,交到村集体,这也算盘活宅基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