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崔家桥镇人大主席团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乡村振兴上,动员全镇人大代表参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力协作,多措并举,助力建设美丽崔家桥。
搭建桥梁听民声。一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镇人大主席团在召开的镇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听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报告,要求镇政府认真贯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全面调查摸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列为大会议案,并跟踪督办,切实将党委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人民的共同意志。二是积极参加日访夜谈。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积极参加所在选区关于乡村振兴“问计于民”活动,参加村民会议60多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多条,找准了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需求。三是注重示范带头引领。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双塔村和东庄村,镇人大代表发动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巷道建设、厕所改造。镇人大代表积极联络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开展环境大扫除,群众深受鼓舞,自发加入到清扫队伍中,让乡村振兴战略底气十足。
示范带动强根基。一是助推成立理事会。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支持并参与东庄、胡庄、郭宋等村推选群众认可、威信高、政治过硬的人大代表为理事会成员,主动帮助老弱病残困难群众,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得到群众认可。二是助推制定村规民约及监督执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深入各选区走访选民,收集村民集中反映问题、普遍认可的规矩,提议作为村规民约主体框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会后正式颁发。推动制定完善《双塔村村规民约九条》以及《东庄村村规民约十条》等。三是助推成立经济合作社。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解读上级政策,结合党委、政府,提出了实行土地流转、盘活集体经济、实现人人分红的整体思路。全镇流转土地两万余亩,成立经济合作社40家。
破解难题促发展。一是助力破解“置物难”问题。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发挥各村人大代表“沾亲带故”的优势,认真走访协调,对拆除房屋中存放的物品,采取集中处置和限期自行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化解。二是助力破解“持续难”问题。镇人大主席团针对如何综合利用拆除的旧房、改造旱厕后的空地,结合村情,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生态花园的思路,得到了群众认可。三是助力破解“留住乡愁难”问题。有外出的村民提意见“老房子拆了后,都找不到家乡的感觉了”,镇人大主席团及时反馈意见并配合组织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少拆房、不砍树、不填湖,注重沿袭农村风貌、保持风格和谐。在原有村庄形态上,做到建设风貌自然生态本土化,把农村建设像农村,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一砖一瓦皆成美景,让石头铺砌的巷道、篱笆围成的菜园、野花装点的房屋,成为村里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