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陂河镇辖23个村,1个社区,44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人。全镇共联系服务县人大代表21名,镇人大代表84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深刻揭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们把建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规范化建设标准,着力谋划、筹备我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及全域旅游的指导思想,选址在钟鼓楼亲子乐园东侧、泼河水库西坝头下方的君实东坡民俗馆建设本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
一是抓规范建设,打造履职尽责“主阵地”。本镇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占地75平方,分为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及接待室两部分。单独正式挂牌,配备了桌椅、电脑、空调、档案柜等必要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接待走访、活动安排、意见处理、情况报告、履职登记和信息公开等制度,把代表信息、联系方式、开放时间、主要职责等“上墙”,实现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信息公开化。解决了人大代表活动场所不固定、活动不经常、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方便了辖区人大代表开展联组活动,实现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抓素质培训,构筑交流学习“充电站”。我们积极顺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把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作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有序实施以及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等,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学习活动,其中累计接待内外省市县考察观摩30余次,让各位人大代表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更加全面地为乡村振兴工作献言献策,更加真实地传达百姓心声。
三是抓服务提升,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坚持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上下功夫,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上做文章,定时定点开展选民接待活动,与选民交心,了解选民意愿,掌握选民需求,积极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让人大代表能更直观感受民生、更直接了解民情、更自觉反映民意。袁湾水库重大项目开展,县人大领导、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12次深入调研袁湾水库移民选址,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外出参观、会议沟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问卷调查4次共2000余份,入户调查2000余次,每周至少一次碰头会),包括安置点选项、安置房样式、配套设施建设、青苗补偿等问题,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为民主决策做足准备。同时加强工作规范化,统一要求,台账要上桌、工作有记录,并对站内人大代表的接待活动和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四是抓实效发挥,共绘乡村发展“同心圆”。坚持每月15日(逢重要活动或法定节假日顺延)为代表接待人民群众时间,每次由两名轮值人大代表接待人民群众。固定一名站长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将群众反馈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优先反映上来,优先进行解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成立以来,解决了袁湾水库建设移民安置点选址、刘家莲房屋纠纷、户改厕整村推进难、G230国道绿化、道路改造升级、卫生院扩建迁坟等问题,共接待群众69人次,受理各种问题、意见和建议34件,全部进行了答复或办理,答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