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老城镇距县城西南部20公里,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3900余人,有选民15200人,建立1个代表联络站,3个代表联络室,驻站县、镇人大代表24名,划设5个代表小组,成立1个代表联络站联合党支部,3个代表联络室党小组。
老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有县代表6名,镇代表18名,主要联系辖区内的选民。全体代表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小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促进共同进步;接待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入户入企走访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努力把“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选民的桥梁,履行职能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发挥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站点的作用。
一、健全机制,确保工作开展规范化
加强制度建设是代表联络站积极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老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工作实践中,严格遵循代表联系选民办法、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接访群众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工作程序做到公开、有序,联络站做到“七个上墙公开”:公开联络站代表信息;公开联络站机构设置;公开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流程;公开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公开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原则;公开代表接待活动受理范围和途径;公开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日程安排。
二、科学布局,确保站点设置合理化
结合我镇实际,以方便服务群众、有利开展活动为原则,老城镇人大主席团科学布局,精心安排,妥善设置了冢子坪、叶沟、险峰3个联络室,架起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桥梁,使人大工作充满生机活力。联络站截止6月上旬,已开展3次接待,共有8名代表参与接待,接待选民11名,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6条。
三、丰富形式,确保活动形式多样化
坚持“面联”与“网联”相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为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之间的面对面联系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代表参与的积极性越高,主体作用发挥越充分,联络站的运作就越有成效。“网联”即“网络接待”,通过在网站发布接待信息,公开接待代表名单,实现代表与选民群众的线上交流,为选民群众表达诉求开阔渠道。